面对培训预算削减,培训人要学会合理、有效运用内部资源,助力培训工作顺利落地。在培训运营过程中,培训人要尽量运用已有资源解决相关事宜。比如,我们此前的培训活动会安排外部团建,申请预算前往度假区或拓展基地进行。现在,诸如此类的活动会尽可能地在公司内举行,发挥已有资源的作用,大大降低了活动预算。尽管由于场地和各类设施较为简化,使得效果相比之前有所折扣,但是这类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团队的凝聚力,组织好活动也基本能够达到预期目标。以前,内部讲师只需要负责讲授相关课程即可。现在,培训管理者可以有效调动内训师的积极性。除授课工作以外,他们还可以负责日常带教等培训支持工作,诸如把控培训流程,组织各类活动并主持会议,等等。此外,培训的部分职能还可以移至业务部门,由业务部门负责诸如新员工的培养和留用等工作,并将其作为业务部门的绩效组成部分。这一机制不仅可以盘活组织沉淀出的经验和知识,促进业务团队良性发展,同时也减少了培训部门的压力。在有限的预算下规划、开展培训工作,不妨参考以下思路。在制定培训规划时,培训人可以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,从职级和岗位两个维度明确划分人员梯队。具体而言,在职级上,可以划分出基层、中层和高层或后备梯队;在岗位上,明确哪些岗位的价值更高,对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更重要。然后,利用“二八法则”合理配置培训资源和预算,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更核心的人才和更关键的岗位上。在开展培训活动时,培训人要更加精细地规划各项预算,充分利用一切资源。例如,培训时所用的服装、道具等,尽量采用租赁的方式以节约成本。再如,涉及租用培训场地等,可以尝试“资源置换”的方式进行合作。具体来说,可以在公司公众号等平台为供应商预留专门的广告位,或允许对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业务推广,或为其介绍其他客户等,以此来换取更优惠的合作价格。如此节省下的微小成本逐渐累积,也能为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。为了让学员学习更有沉浸感和代入感,培训前期的预热、中期的互动与后期的总结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
· 预热环节可以通过短视频等方式,充分调动员工的参训兴趣。
· 培训过程中,一定要抓拍精彩的互动镜头,帮助学员回顾学习过程中的“闪光”时刻。
· 培训后,通过总结回顾及沉淀学习收益,形成闭环,达到吸引更多学员主动参与的效果。
在培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培训人首先要保证必要的、重要的培训工作能够正常开展,不苛求能够完美地完成工作,能够达到培训目标即可。培训人应把有限的资源倾注在某一重点工作上,形成局部优势。我所在企业的培训工作大致分为能力认证和在职提升两个序列。疫情之下,在职提升序列的ROI(投资回报率)要明显低于认证序列的ROI,因此我们把仅有的资源尽量倾斜到认证序列上。
最终,培训部门为公司输出了很多能够创造现金流的店总和经理,大大缓解了企业在疫情下的生存压力。资源有限,支撑不了培训人把项目做到完美,就需要“足够快,尽量好”。
就认证序列来讲,以往的培训工作要对储备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。疫情之下,业务部门对店总、经理的需求更加紧迫,需要更多能为公司创造丰盈现金流的人才。这时,我们及时转变课程设置方向,将课程从“大而全”转为更具实用价值的业绩增收类内容,满足业务最紧迫的需求。而其他方面的能力提升,可以待企业恢复正常经营之后再继续。总之,企业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,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。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有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,也能扩大他们对企业的贡献。即使线下的培训受环境所限难以开展,仍可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。如对「鲸打卡云助教」有更多信息想要了解的话,欢迎拨打177-2464-9279,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进行咨询。